"流动党员台账是否动态更新?""群众反映的屋顶漏水问题有没有列入整改清单?"4月1日,海南省委书记冯飞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海口市美兰区,既查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台账,更看民生问题的解决实效。这场贯穿市、街、村三级的作风建设调研,揭开了全省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新篇章。
立体化督导:从机关到田头的作风检验
在美兰区委机关,冯飞调阅了新提拔干部的学习档案,现场测试年轻干部对"基层减负十项规定"的掌握情况。针对自贸港封关运作等重大任务,他提出建立"三张清单"机制——将理论学习清单、问题查摆清单、民生实事清单动态关联,要求党员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一线工作中践行作风建设要求。
海甸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智慧党建屏前,冯飞随机调取"候鸟"党员线上学习数据,当场拨通3名流动党员视频电话验证学习成效。"作风建设不能留盲区!"他特别强调要运用"云端课堂+方言教材"破解特殊群体覆盖难题,目前全市已建立217个"银发党员帮学小组"。
精准化破题:民生诉求直通决策中枢
"这个垃圾分类屋离住户窗户只有2米,能否调整位置?"在桥东村村民议事亭,冯飞将现场收集的6类23条意见当场交办。调研显示,全市通过"民情直通车"平台已归集旧改、医疗等民生诉求1.2万件,建立"红黄绿"三色督办机制,确保件件有回音。
针对灵山镇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冯飞在田埂上召集农业专家、村干部研讨,敲定"物业经济+特色种养"的融合路径。随着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海口正探索建立"民生微实事"快速响应机制,30万元以下民生项目可由村居自主申报实施。
长效化机制:作风建设融入发展血脉
"学习教育成效要用发展成果来检验!"冯飞在座谈会上划出硬杠杠:将作风考核权重提升至年度考核的30%,实行作风建设与项目审批、干部选拔"双挂钩"。目前全市已组建32支"助企先锋队",在江东新区等重点园区实行"作风观察员"制度,通过210个监测点实时掌握党员干部履职状态。
在调研收官之际,冯飞突击检查了某政务服务窗口,现场体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效。随着"码上监督"平台的全覆盖,海口市民扫码即可对政务服务进行"好差评",推动作风建设从"政府端菜"转向"群众点单"。
这场解剖麻雀式的调研,折射出海南作风建设的新导向:把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让考核指标对接群众笑脸。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度融入自贸港建设肌理,带来的不仅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