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向纵深的关键阶段,全球自由贸易领域迎来重量级对话平台。10月10日,首届世界自由贸易论坛将在海口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一由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与 世界自由区组织 联合发起的高规格论坛,以“共塑开放未来:自由贸易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主题,旨在凝聚国际共识,应对单边主义挑战,为全球贸易体系注入新动能。
全球智慧汇聚:共商自由贸易新路径
论坛将吸引 60余国政要、国际组织代表、跨国企业领袖及智库学者 参会,围绕七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探讨关税壁垒削减、数字贸易规则重构等;
全球产业链韧性提升:聚焦供应链多元化、新兴技术赋能跨境合作;
绿色可持续贸易实践:推动碳关税机制、可再生能源贸易标准化;
新兴市场深度融入:破解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壁垒;
政策创新与便利化:分享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等制度型开放经验;
地缘政治风险应对:构建多边争端解决机制与危机预警系统;
知识共享平台建设:发布《全球自由贸易指数报告》,建立跨国研究联盟。
海南担当:自贸港成制度型开放“试验田”
本届论坛的落地,与海南自贸港战略形成深度呼应。在同期举办的 “打造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研讨会 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当前全球货物贸易增速放缓至1.7%,2800余项歧视性贸易措施持续发酵。海南自贸港通过‘零关税、低税率’政策体系,2023年吸引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5%,成为破解‘去全球化’困局的关键实践。”
作为论坛主办地,海口正加速展现自贸港核心区担当:
政策先行:全岛封关运作58项压力测试年内完成,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缩减至70项;
平台赋能:依托消博会、国际离岛免税城等载体,2024年前三季度免税购物金额突破280亿元;
通道拓展:加密至RCEP成员国直航航线,国际船舶登记总吨位同比激增62%。
智库使命:构建“南方声音”话语体系
迟福林强调,论坛将凸显三大独特价值:
破解“信任赤字”:设立“全球自贸区长对话机制”,推动规则互认;
强化“方案供给”:发布《自由贸易协定数字化升级指南》等工具包;
培育“新生力量”:启动“青年贸易领袖计划”,未来5年资助500名发展中国家代表参与研修。
据悉,论坛期间将成立 “世界自由贸易智库联盟” ,联动博鳌亚洲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建立常态化协作,并设立 “海南自贸港创新案例库” ,向全球推广“加工增值免关税”“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港”等制度集成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