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的7月,海南医科大学桂林洋新校区二期工地正上演着"与时间赛跑"的钢铁协奏曲。400余名建设者顶着37℃的炙烤,在25台塔吊的钢臂挥舞中,用焊花与汗水谱写建设乐章。施工现场数据显示,单日混凝土浇筑量突破3000立方米,钢结构吊装效率达日均120吨,创造了热带高温条件下的施工新纪录。
精密施工:智慧建造破解"烤"验
■ 立体施工网络:项目首创"四区八段"立体作业法,将16.9万㎡工地划分为教学实验区、生活配套区等四大板块,实现土方外运、桩基施工等工序无缝衔接
■ 数字管控系统:BIM技术全程监控的隔震结构施工中,288组橡胶隔震支座安装精度控制在±1mm,挡墙预埋件定位误差小于3mm
■ 热浪应对方案:实施"抓早晚、歇中间"的弹性作业制,配备12台移动式雾炮车与6个清凉补给站,保障建设者健康安全
里程碑突破:20万方教育航母初现雏形
项目最新进度显示:
教学实验楼完成隔震层施工,36间标准化实验室进入管线预埋阶段
8栋学生公寓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内部精装工程完成35%
体育馆钢网架整体提升完成,跨度达78米的穹顶形成标志性建筑轮廓
智慧校园系统完成综合管廊建设,5G基站与能源监测终端同步部署
自贸港"智核"加速成型
这座总投资18.6亿元的教育综合体,承载着海南医疗高等教育的战略升级使命。项目建成后将新增:
✅ 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 4000人规模的教学科研空间
✅ 东南亚最大的热带医学研究平台
✅ 江东新区首个高校附属三甲医院教学基地
"我们正在浇筑的不仅是混凝土,更是海南自贸港的未来。"项目总工程师王伟指着正在施工的医学科研大楼表示,通过模块化建造技术,整体工期较传统模式缩短了120天,确保2025年9月迎接首批师生。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实验楼顶板,这座面向东盟的医学教育新高地已初露峥嵘。在热浪蒸腾的工地上,建设者们用晒得黝黑的臂膀,托举起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