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夏的骄阳下,海口江东新区临空经济区内,海南控股旗下海控建设承建的航空科技研发基地正进行最后的外立面收尾作业。这座总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的科研综合体,主体结构已于2024年8月31日提前8天封顶,桩基与地下室工程均100%完成。目前项目总体进度达98%,电梯验收及人防验收申报已完成,正式进入竣工验收冲刺阶段。
科技赋能:搭建航空创新核心平台
项目规划紧扣“航空+科技”双主题,两幢科研办公楼将构建 标准、技术、信息与硬件资源四大共享平台。通过整合研发要素,该基地不仅填补了海南航空科技专业载体的空白,更将显著提升区域航空产业链的协同创新能力。未来可开展飞行器设计、航电系统研发等高附加值创新活动,推动自贸港航空技术自主化进程。
产业协同:激活临空经济千亿集群
基地投用后,将与仅一路之隔的 中州航空主基地一期 形成深度联动——后者已启用海南首台777机型飞行模拟训练中心,可为研发基地提供实战化测试场景。目前江东新区临空经济区已集聚 63家重点企业,涵盖航空物流、融资租赁、飞机维修等领域,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研发基地的加入,将强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闭环。
开放枢纽:强化双洋航空战略支点
作为临空经济区标杆项目,其高效建设(钢结构施工全周期零延误)印证了“自贸港速度”。基地运营后,将与美兰机场扩建工程(新国际中转区已投用)、海口⇌伦敦直航航线等设施协同,进一步巩固海口面向 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枢纽地位 ,助推59国免签政策红利转化为科技合作机遇。
展望:年内投运撬动国际创新合作
随着外立面工程收尾,项目即将转入内部设备调试阶段。这座凝聚 “五载匠心”的科研基地,预计2025年内正式运营,成为海南对接全球航空技术前沿的核心载体。其硬件共享平台可吸引国际头部航企设立联合实验室,并为本土科创企业提供孵化支持,加速自贸港航空科技从“跟跑”向“并跑”跃升。